为进一步加强思政部标准化教研室建设工作,切实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确保25年度思政部教学改革工作落实落地,3月26日下午,思政部在综合楼教师素质发展中心会议室举办了“教研室主任说教研室建设”工作汇报会。教务部李娟出席汇报会,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会议由思政部主任任俊峰主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任锐详细阐述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包括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利用问题导向+案例教学+互动研讨的教学方法来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此外,就加强教师培训交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陈琪则重点介绍了构建深度融合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三维一体”教学体系,特别是在打造特色实践品牌方面所做的尝试,如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文化主题研学等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白婷婷介绍了该教研室围绕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例如,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融入日常教学中,采用互动式、项目式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同时强调了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机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贾晋霞分享了他们在优化教学资源库、持续改进集体备课机制方面的努力,特别是如何利用AI技术辅助教学,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强调了科学高效分析学情、网络征集学生兴趣点等措施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意义。
国家安全教育教研室主任弓宇琛就国家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汇报,特别强调了将AI技术应用于教学准备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关于标准化教研室建设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具体设想。
思政部主任任俊峰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对各教研室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各教研室在过去的工作中,能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强调,各位教研室主任要充分认识加强教研室建设的重要意义,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服务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同时,任俊峰也对下一步教研室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要创新管理机制。要推行“三阶备课法”,建立“教学档案袋” 制度。实施 “推门听课” 常态化。
二是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要创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时事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增强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要融入地方特色,挖掘思想地方特色资源,凝练特色思政元素,构建“山西地方特色”思政资源库;要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是要改革教学方法。要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在线互动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热点,创新 “案例式”“沉浸式” 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等元素有机融入课堂,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建立健全教学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评教、同行互评等方式持续优化教学质量;要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要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为学生精准推荐思政选修课程,实施思政教育导师制度,提供个性化指导;要丰富教学资源,通过线上课程、视频教程、思维导图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各教研室形成教学改革成果或案例。
四是要做好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教研室每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方案,形成文字,可落地;继续完善校内两个基地建设,从实践教学安排,教学设计,有计划安排学生到校内两个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形成亮点和特色;根据重要时间节点等,每月组织开展一次“行走的思政课”。
五是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服务基层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开展思政大讲堂;加强对基层的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领学;深入社区基层宣传党的理论成果。
任俊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以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团结一心、开拓创新,奋力谱写我院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山西药科思政人贡献!
此次教研室建设工作汇报会的召开,为思政部各教研室之间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全体参会人员均表示受益匪浅,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共同推动学院思政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