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团走进临县 学思想搞调研助力脱贫攻坚
——赴临县府底村社会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扶贫工作政策,深入了解扶贫工作进度。7月13日,赴临县府底村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
上午,实践团师生共同学习了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作品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把历史、现实、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一段段回忆通过朴实真挚的语言加上陕北民歌、民间音乐的烘托,极富感染力和感召力。实践队员一边仔细聆听,一边埋头记录,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梁家河每个村民的真挚情感而感动着,为习近平的人民情怀而感动着,为习近平的爱民、亲民、为民的一举一动而感动着。“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到老区去,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为脱贫攻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队长刘鹏动情地讲到。
下午,在贾彬良书记的协调下实践团先后深入临县朝阳牧业和脱贫攻坚指挥部进行了调研活动。
走进朝阳牧业厂区,实践团先后参观了舍饲养牛棚、全智能挤奶车间、牧草种植场和光伏发电板。光能互补的发电板,自动化的挤奶车间成为最大看点,大家饶有兴趣的围站在先进设备面前,详细询问它们的技术原理及操作流程。在感慨科技创新带来便利的同时,队员们又对奶牛养殖与农民脱贫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质疑。据工作人员介绍,朝阳牧业奶牛基地项目以贫困村为单元,以贫困对象为主体,带动附近三个乡镇、6个村、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队员们不停发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疑,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人生阅历,同时对当地产业脱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随后,实践团跟随贾书记来到了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大厅内陈列的八张巨幅地图吸引住了队员们的眼球,据介绍,它们是临县创新脱贫工作思路,建设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的“作战”地图。扶贫办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全面、直观、立体的向队员们展示了各区贫困程度分布、脱贫产业分布、驻村帮扶单位分布、生态脱贫的整体规划等方面数据。队员郭蕴惊叹道:“脱贫攻坚指挥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贫困信息准确录入到系统中,做到精准体现、一目了然,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脱贫效率,我要为它点个赞!”在场的所有实践队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据了解,大数据平台下设有23个乡镇工作站和419个村级工作室平台。
夕阳西下,一天的走访调研任务全部结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脱贫工作虽然艰巨,但只要领导心中有人民、政策产业有扶持、科技脱贫有成效,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