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新年,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春节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传统民俗,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化妆品医美系组织学生开展了“探寻春节习俗,感受非遗魅力”第三课堂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年俗活动:贴对联、包饺子、垒旺火、赏花灯、观社火......在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知春节习俗,迎蛇年祥瑞
今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首个春节。春节传统活动涵盖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准备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庆祝,包括扫尘、贴春联、家宴、拜年、庙会等。同学们用镜头记录探寻年俗的过程,了解春节习俗,感受非遗魅力。
大家积极参与家庭大扫除,在除尘纳新中感受劳动之美;贴春联,在红纸间感受笔墨丹青的独特魅力;包饺子,在丰盛的年夜饭中体验阖家团圆的幸福与温暖;垒旺火,逛庙会,在红红火火中投个好彩头。来自24级医学美容技术1班的张艺华表示,春节期间,自己参加包饺子、赶大集、拜年等年俗活动,亲自动手营造春节的热闹氛围,锻炼了劳动技能,增进了与家人亲戚的感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春节文化蕴含的心怀家国天下的责任担当精神,争做中国春节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
赏璀璨花灯,品浓浓年味
喜气洋洋过大年,张灯结彩迎新春。赏花灯作为一项极具浪漫与艺术气息的年俗活动宛如璀璨星河洒落人间将节日的夜晚装点得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同学们相约家人朋友,一起漫步在花灯的海洋中赏花灯,在片片光影中感受浓浓年味,体验非遗文化魅力。
来自运城新绛县的23级精细化工技术1班的靳邑纯,打卡绛州古城景区,感触颇深,遍及古城大街小巷的各种彩灯流光溢彩,花样繁多的龙灯、宫灯、街灯、桥灯、巷灯、红灯笼、LED彩灯和中国结将古城映照得婀娜多姿,漫步在灯火阑珊的街头,仿佛置身于一幅诗意画卷之中。沉浸其中,深度体验小城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尽情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无穷欢乐。
观社火展演,悟传统文化之韵
舞龙舞狮划旱船,敲锣打鼓闹新春,在山西“闹”社火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进入正月,一场场热闹喜庆的社火表演如约而至。同学们观看社火展演,威风凛凛的狮子,喜气洋洋的旱船毛驴及舞龙、舞狮、秧歌等一批传统民俗节让同学们真切感受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魅力。还有一些同学投身到当地的社火表演中,为这一古老艺术注入青春活力。
来自运城河津的23级精细化工技术武玲欣,春节期间参与到了家乡的威风锣鼓队表演中。她讲到,震天的锣鼓声瞬间点燃了我的热情,我站在队伍里,心脏随着鼓点跳动。自己扮演的角色虽小,却也全情投入。表演中,大家默契配合,每个动作都饱含着对新年的祝福。看到台下观众的笑脸,听到他们的欢呼,我满心都是成就感。它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凝聚着邻里间的情谊。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自身的文化自信。未来,我希望能参与更多这样的实践活动,让这份欢乐与温暖代代相传。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了解了春节文化内涵,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大家表示,要肩负起传承弘扬春节文化的责任,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