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医药文化,“红炉岐黄,薪传远志”社会实践队以“红色中医药”为主线,于7月2日深入宁武县图书馆、文化馆及博物馆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在历史文献与非遗技艺中探寻中医药文化的红色脉络与时代价值。
宁武县图书馆内,实践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系统查阅红色历史文献、地方中医药志及革命时期的医药档案,深挖当地中医药在抗战时期救死扶伤、支援前线的感人故事。泛黄的古籍中,记载着革命先辈运用中医药对抗疾病、保障军民健康的鲜活案例;尘封的手稿里,留存着传统药工为支援抗战自制药材的智慧结晶。队员们认真记录、拍照存档,将珍贵史料转化为鲜活的学习素材,深刻体会到中医药在红色历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宁武县博物馆与文化馆,实践队员们沉浸式感受地方文化与中医药非遗技艺的交融魅力。

踏入博物馆,“宁武关长城图展”“雄关风云”“楼烦密码”等展区依次展开。同学们在讲解员引导下,透过珍贵图文、实物,了解宁武从古代军事要地到区域政治经济中心的变迁。在红色主题展区,大家仔细研读革命时期宁武的斗争故事,挖掘中医药在战地医疗等场景的应用线索,感受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交融。
走进文化馆,瞬间被眼前独特的文化图景吸引。剪纸区,党的百年历程以红纸为底精彩呈现——建党百年的数字标识与领袖形象交相辉映,一刀一剪间,革命精神跃然纸上,将红色基因以非遗形式鲜活留存。在非遗馆,红色记忆、中医药智慧与传统艺术深度交融。志愿者们穿梭其间,于方寸展区,触摸到宁武历史文化的厚重与鲜活,让红色中医药调研,多了几分非遗艺术的浪漫注脚。

此次实践活动将红色教育与专业学习深度融合,既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也是一场生动的专业实践课。实践队队员张琼瑶表示:“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了中医药在红色历史中的使命担当,也感受到非遗传承的时代责任。作为药科学子,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让红色中医药文化焕发新生。”以史为鉴守初心,以行践知担使命。“红炉岐黄,薪传远志”实践队将持续深耕红色中医药文化领域,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新时代药院学子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