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满腔热血洒酒都——追记汾酒集团酿造专家赵迎路(下)

作者: 时间:2014-03-07 点击数:

走进赵迎路家,厚厚两大本《赵迎路文选》静静地摆放在他生前工作、学习的书桌上。老伴乔敬芬含着热泪告诉记者,这套汇编180余篇论文、100余万字的《文选》,把老赵一辈子做酒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

不仅是这一套书,回望赵迎路的一生,他无私奉献给汾酒的还有很多、很多……

汾酒比生命家庭都要紧

在赵迎路的心中,汾酒比命要紧。他忙起来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正值壮年就落下了萎缩性胃炎和脉管炎的病根。1972年,他在汾一车间做发酵试验,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十六,每天凌晨4时至深夜11时连上3个酒班。大年初一,别人家都高高兴兴地吃团圆饭,赵迎路却直到上午10时多才从酒班赶回来。刚在饭桌旁坐定,他的胃病突然发作,疼得连一个饺子都咽不下去。

只要一“钻进”酒缸,赵迎路心里就只剩下汾酒,不仅顾不了自己的身体,也常常把家人忘在脑后。1976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杏花村变成了汪洋。别人都怕家里被淹,赶紧冒雨往回跑。赵迎路却蹲在发酵室里平心静气地继续做研究。等他晚上回家后才得知,洪水冲塌了屋子后墙角,连女儿都险些被冲走。

在身患癌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后,赵迎路决心把毕生科研成果整理汇编成书,最后再奉还给汾酒集团。他每天强打起精神演算数据、删改文字,跟死神进行着争分夺秒的赛跑。

2012年12月31日,上百万字的《赵迎路文选》正式出版。癌症晚期的赵迎路执意参加了汾酒集团举行的《文选》发放仪式。晚上回到家后,他高兴得合不拢嘴,对乔敬芬说:“老伴儿,我这就放心了。”

这辈子只为汾酒做事

作为享誉白酒业的酿造专家,赵迎路掌握了大量的汾酒酿造技艺,许多酒企都想把他高薪“挖”走,但他始终不为所动。赵迎路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袒露心扉:“汾酒的事我一辈子都做不完,哪有空再干别的?”

赵迎路身患癌症后医疗费用开销巨大,附近一家民营酒厂老板趁机找到他,承诺只要他肯挂个顾问头衔,每月就领工资一万元,甚至不用去上班都行。可赵迎路却毫不犹豫地再次婉言谢绝。他对这名老板说:我吃的是汾酒集团的饭,不能昧了良心出卖技术,挖汾酒的墙脚。

不为名利遮望眼的赵迎路,把汾酒视为自己的命根子,任劳任怨、不计得失地为之奉献了毕生心血。在任时,他执著于破解一个个汾酒酿造密码,用自己的技术力量为汾酒发展做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退休后,他退而不休,在不领取分文报酬的情况下,仍乐此不疲地奋斗在汾酒科研一线。身患绝症后,不能再到酒班做试验,他就以纸笔代替试管,通过给公司领导写建议信的方式为汾酒发展献智,还将自己一生的科研成果编辑成书,把这笔科研财富永远留在了酒都。

带出汾酒科技队伍“黄埔军”

1997年,赵迎路晋升为当时汾酒厂唯一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还被聘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会员、山西省管理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但在赵迎路看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自己个人取得的成就再大,也不如为汾酒事业培养一批优秀科研人才和岗位能手。

赵迎路以满腔的热忱主动挑起了“传帮带”的重担。为了推广新技术,他连续十五六年义务组织科技培训,把自己的一项项科技成果无私传授给其他科技工作者。他还自掏腰包坚持十多年订阅《酿酒》《酿酒科技》等技术期刊,免费赠予酒班工人。

1994年—2004年,汾酒集团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科研试验,都由赵迎路领衔。青年技术员徐汾军在一次试验中因工作失误,被赵迎路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但后来赵迎路看到徐汾军闻过即改,又多次公开表扬了他。“老赵工‘双面人生’的背后,折射出一名老科研工作者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这一点对我的影响很大。”现任西分厂办公室副主任的徐汾军说。

如今,赵迎路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带出的这批徒弟已经从小树苗长成了大树。这支享有汾酒科技“黄埔军”美誉的队伍,现在已经成为汾酒实现跨越发展的有力支撑。

上一篇: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下一篇:(转载)酒入人生尽痴狂

版权所有: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学院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民航南路16号  邮编:030031    传真:0351-78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