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旗下的讲话(十三)

作者:admin 时间:2018-10-25 点击数: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陆续播出,节目从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生动形象和富有哲理的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所在。其中开篇第一集,就以“为民”为主题,作了精彩讲述。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美好情怀。这种理念和情怀最早可以追述到5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当年他是上山下乡队伍中“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

七年岁月中,习近平同志用真诚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和挑战,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短短的几年,思想得到淬炼,境界得到升华。插队期间,习近平同志总是自称“普通农民”,而不是“知青”,他以自己是劳动人民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曾立志“这辈子就当个农民”。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到成为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不换肩、“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后生”。他在任村支书期间,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建沼气池,打吃水井,开铁业社、缝纫社,办扫盲班,一心为民办实事,就像村民王宪平评价的,“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的这七年,是受苦受难的七年,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七年”。 习近平同志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蜕变,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也建立了与人民群众难舍难分的感情。

带着曾经扎根农村的黄土气息和宝贵的人生财富 ,习近平同志再次出发,几十年后,成长为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如今,他依然本色不变,保持着一心为民的初心和赤子之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街道乡村、厂矿企业、学校机关、军队营房、田间地头、农家炕头都留下他亲民的身影。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显著特征。他曾在不同场合讲到他的民本思想,比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等等。

老师们、同学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关系着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唯有服务人民,关心民生,凝聚民心,参悟为民之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指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我们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努力成为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共同谱写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版权所有:山西药科职业学院
地址:   电话:0351-7820634